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画廊

我与《扬州日报》的故事丨那些年,我们一起剪过的报-天天要闻

发布时间:2023-06-15 09:11:26 来源:扬州日报-扬州网

昨夜,编辑部案头,摆放了一摞经年累月的剪报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层通讯员发表在《扬州日报》的文章。有的,比编辑的年龄还要大。

对今天的读者来说,剪报几乎是个陌生词汇。但在从前,这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。作者、读者把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或者感兴趣的内容,剪下来贴到本子上,方便今后查找、利用。既保存了档案,又刻下了记忆。可以说,他们剪下来的是新芽,是青春,是人生。

透过泛黄“豆腐块”,穿越斑驳光影,我们看到的是6个结结实实的新闻故事,是一群人搂定的党报根基!这些老作者、老读者,视《扬州日报》为新闻与文学写作的出发地,小小的黑白版面曾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。而今,很多作者、读者老了,可党报事业依然年轻!


(资料图片)

亲爱的作者、读者,你们说,拥有《扬州日报》这样的良师益友,何其有幸;知道吗,《扬州日报》有你们这样的老朋友一路追随,何其有幸!

新闻,也是一门关于时间的艺术。值此复刊40周年之际,编辑部再次收到你们赤子般的文字,一如时间寄来的春天,漫过我们共有的青草地。

今晨,携第一缕阳光,我们把这期特别的版面献给特别的你。请继续吧,与《扬州日报》同行,与明媚的时代同行。

道不尽这40年的情缘

■ 房启泉

1984年4月,我在高邮川青小学工作。当时学校组织春游,行至南荡村时,天气变化,师生被雨淋湿,南荡村民特地为师生烧了开水,备了食品,招待师生。我深受感动,特地写了小通讯《春游师生遭风雨,南荡村民献爱心》,投寄《扬州日报》,没有几天就发表了。这在当地引起的反响很大,也让我兴奋不已。从此,我便一发不可收,积极投稿,与《扬州日报》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以后我订阅了《扬州日报》,每天第一件事,读《扬州日报》,并积极投稿。《甜蜜事业的热心人》《乡村货郎担》《川青小学成省少儿诗歌创作实验基地》《川青小学指导学生创作少儿诗》等一批稿件,陆续在报纸上发表。此后,每年我都有一定数量的稿件在《扬州日报》上亮相。报社也经常和我联系,聘我为通讯员,并常寄来学习材料,给我补充精神食粮,鼓励我多写稿、写好稿。特别令我难忘的是,1999年5月,报社一位编辑和我通电话,询问川青芦花少儿诗社少儿诗创作情况,她问得很仔细,电话打了半个小时,我向她汇报了学生写作的情况。之后,一篇学生写作心得在《扬州日报》上发表,在学校引起了轰动!

2007年,我从教师岗位上退休,随子女定居扬州,有了较充足时间写稿。除正常报道身边的人和事,还参加过《扬州日报》组织的各类征文活动。在扬州泰州机场杯征文大赛中,撰写的《定居扬州》获三等奖;在《扬州日报》纪念人民防空法实施20周年征文大赛中写的《警报试鸣以后》获优秀奖;在《幸福六十年》国庆征文中,发表了《灯》……尤其在《扬州日报》10000期纪念刊物中,还报道了我的写作经历。

我见证了《扬州日报》复刊40年的历史,亲身经历、亲眼所见、亲耳所闻与《扬州日报》有关值得纪念的事件。《扬州日报》是我的良师益友,40年给我的人生启迪说不尽、道不完。我与《扬州日报》结下了深情厚谊,我要让《扬州日报》伴我度过晚年美好的时光!

割不断的情缘

■ 刘向前

人的一生有很多缘分,人缘、事缘、物缘。我和《扬州日报》结下了不解之缘,虽然相处仅5年,作别近28年,我们之间仍有着割不断的情丝。

相遇即是缘起。我天生喜欢舞文弄墨,一有空,就喜欢读读写写。18岁,就能写出豆腐块、火柴盒般大小的文章来,时常被报纸、电台、电视台采用。1992年1月中旬,在读高三的时候,我写了一篇《刘陈乡集中力量改造低产田》的消息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给《扬州日报》,没想到稿件竟然被采用。自从与她结缘以后,我便经常给她写稿,相处5年,从未间断。5年的时光,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,但在我的人生历程里却是永恒。与《扬州日报》相处,这是我最宝贵的人生财富。我会永远牵挂这里甘为人梯、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、记者和通联人员,永远想念仍然在这里奋斗的好同事。

相知更是缘深。《扬州日报》,是我可敬可亲的良师,每天给我知识,给我信息,使我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和全市的经济、政治动态,做到“秀才不出门,能知天下事”。《扬州日报》,更是我写稿创作的热土。我取得的成绩和进步都是与报人的关心、支持、帮助和鼓励分不开的,我录用的每篇稿件都浸透着编辑老师的心血和汗水。5年里,我先后在这块园地里发表了《岳父为婿征婚》《花甲老人学英语》《热血凝成的爱》《我有23个温暖的家》《孔兆海 了不起的女性》《麻桥60农民有了“管帽”》《我家每周有场“戏”》等50多篇新闻稿和文章,其中我采写的社会新闻《同办婚礼两个样,一家欢喜一家伤》在《扬州日报》1996年度“大千世界好稿赛”中荣获一等奖。

相别亦是缘续。1996年8月12日,“扬泰分家”,对于我这个新闻爱好者来说,再也不能为心爱的《扬州日报》投新闻稿了。我们相识在32年前的那个早春,作别在27年前的那个冬天。作别《扬州日报》,不说再见。《扬州日报》少了一个参与者、贡献者,但一定多了一个关注者、支持者。在“分手”后的27年里,我一直默默地关注她,阅读她,给她投稿……虽然“分家”,我并没有分心。《扬州日报》,请你相信,你我之间仍有割不断的情思牵扯着,我会用那情思编织更多更美的文学花环献给你……

40年来,一路有你

■ 顾仁

说来很巧,《扬州日报》复刊的1983年,我进入了原江都县中闸乡政府机关工作。乡政府重视机关干部的思想建设,为每个科室都订阅了报刊,我就有了《扬州日报》。现在,我已退休17年了,中闸乡后来所并入的大桥镇也很关心退休干部,为我们每人都订了《扬州日报》。所以,复刊后的《扬州日报》,一路伴着我走到今天。

我进入中闸乡政府的时候,担任的是乡党委秘书兼宣传科长。我为乡党委、政府写材料,向基层宣传党的大政方针,都离不开参考材料。而那时的《扬州日报》,正是我的好伙伴、我的辅导老师。我学习研究《扬州日报》所写的材料,领导、基层干部都很满意。从此,我越发离不开《扬州日报》。

在《扬州日报》上,我看到不少的通讯员都在宣传身边的事。我想,作为一个秘书,对全乡的情况有所了解,为什么不对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报道呢?于是,我走上了宣传报道之路。由于报道及时,事实清楚,我所写的报道稿件,有不少被《扬州日报》采用了。从此,我长期为《扬州日报》写稿。直到我后来当上副乡长、党委副书记的9年里,尽管业务多、工作忙,我还是坚持为《扬州日报》写稿。

由于我常写稿、力求写好稿,有新闻报道、有思想评论、有文学作品,用稿的几率也多了,因此,我多次被《扬州日报》评为优秀通讯员。一次,《扬州日报》组织优秀通讯员培训活动,其间发给我们每人一只印有“扬州日报社”字样的拎包。拎包内可摆放东西,拎包的一侧可放茶杯,甚是实用。而培训班的培训,更是让我们学习了知识,增长了才干。

我有了拎包,便拎着走东到西,甚至去桂林、福州等地旅游,也都拎着这只包。但是,人们看到拎包上“扬州日报社”五个大字,竟然将我当成报社记者。我解释以后又想到,我虽然不是记者,但我要像记者一样,扛起为党的宣传事业作贡献的责任。由于努力,我的报道、评论文章不仅上过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《农民日报》等中央媒体,我还被一些新闻媒体聘为特约记者。

回首往事,我一个初中毕业生,还能够在新闻宣传上取得许多荣誉,这让我感悟到:做人,需求上进。而我的上进,与《扬州日报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。这样的情愫,已经镌刻在我的心中。

八本剪报本背后的故事

■ 梁永富

1985年底,我从部队复员后,被分配到宝应做客运驾驶工作。也许是在部队喜欢写新闻报道的缘故,回到地方后,我仍然没有放弃这一爱好。当时,我除了在宝应本地媒体发表报道外,总希望能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,《扬州日报》就成了我的希望。虽然受限于传稿途径,但在《扬州日报》编辑记者的指导下,我的稿件也能频频发表,感恩之情始终铭记于心。

1987年下半年,单位分配我专跑宝应至扬州客运班线,每天一趟,上午去,下午回,这给我送稿提供了条件。犹记得第一次,我到了渡江桥老汽车站后,连饭都顾不上吃,立即打的赶往扬州日报社,小心翼翼地敲开编辑部办公室的门,编辑老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。

当听说我来自宝应,又是打的送稿,编辑老师很感动,他帮我倒了一杯热茶,让我等一会儿,随后迅速地浏览了稿件,并当场指出文稿中的不足,需要改动哪些地方,我当场进行了修改。离开时,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,编辑老师希望我以后有新闻或稿件,直接与他联系。

我回到汽车站时,已到了发车时间,中午饭虽然没来得及吃,但我心里美滋滋的,《扬州日报》编辑老师平易近人的态度让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。更惊喜的是,编辑老师第二天就打电话给我,称我的“豆腐块”发表了。

1996年7月,扬州日报社在宝应成立了记者站,当年的站长是曹湘洲。一有时间,我就往记者站跑,送稿的同时,耐心请教写新闻报道的技巧。当听说我在繁忙的出车之余,利用业余时间跑“新闻”,曹站长给了我“特殊照顾”。报社有记者来宝应采访或讲课,第一个就通知我,让我“面对面”接触。另外,曹站长还将《扬州日报》内部发行的《通讯之友》一期不少地送给我,让我提高了写作能力,极大地提高了用稿率。

1998年5月,我成为《扬州日报》特约通讯员,写新闻的积极性就更高了,一有空,我就往宝应各个乡镇、村跑,与各村支书、农民成了朋友,他们都叫我“土记者”。

今年3月,我从单位正式退休,但写稿、提供新闻线索的“痴心”不改。30多年来,我在《扬州日报》发表“豆腐块”1000多篇,全部被剪贴在剪报本上,目前已有8大本,它们记录着《扬州日报》跟我30多年的深情厚谊。

万里挑一,广告词拿了头奖

■ 钱爱民

在上世纪90年代初,《扬州日报》曾举办过一次广告词有奖征集活动,由于企业闻名遐迩、奖励额度较大、市民参加踊跃,加之评选权威公正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,堪称经典。

那是1991年的事。这年2月6日,扬州五一食品总厂的“羊年新春广告词有奖征集活动启事”登上了《扬州日报》。当时日报仅是4开4版“小报”,在市民对“有奖征集广告词”还比较陌生的情况下,这则“启事”竟占1/4版面,读者瞩目是必然的。“启事”首先介绍了五一食品总厂是商业部重点糖制品生产企业,广受消费者喜爱的“中国四味糖果”等销往25个省市区,并远销国外。接着,“启事”说明企业商标为“五”字牌,所征集的广告词应能体现企业特色,好听易记,在10字个以内,要求于2月28日前邮寄总厂广告词征集办公室。厂方给活动设置了头奖1名,奖励1000元;副奖2名,各奖励500元;鼓励奖20名,各奖励礼品1份。“启事”见报的同时,还频频“亮相”于扬州电台和电视台,一时间广告词征集“报纸上有名,广播里有音,电视中有影”了。

要知道,那年月职工每月的工资仅有百十元呀,千元奖金足以把市民的视线拉直,让大家怦然心动。心动不如行动,羊年春节期间我与许许多多市民一样,除了看春晚、大拜年以外,就是忙乎创作广告词。我苦思冥想,先是草拟了10条,经过修饰后认为其中5条尚可,投稿前又删去2条,最后只让满意的3条广告词去“碰运气”了。3月8日,《扬州日报》又用1/4版面刊登五一食品总厂“办公室公告(第1号)”,公布了活动共征集到广告词9878条,以及由3位扬州市副市长外加市委宣传部、市工商局、市新闻媒体负责人、知名作家等19人组成广告词评委会成员名单。这样的评委“阵容”,恐怕是绝无仅有的。3月12日,《扬州日报》在头版报眼位置刊登了“办公室公告(第2号)”,公布了经扬州市公证处公证后的评选结果,其中“金果、银果,难比‘五’字糖果”获得头奖,而这条广告词的作者正是我。

3月17日,《扬州日报》刊登了记者采写的广告词征集活动侧记《一词牵万众 “五”字连千家》,它以3月16日扬州五一食品总厂隆重举行颁奖大会为由头,重点介绍了市民参与广告词创作的炽热感情,以及广告词评选过程中的若干细节,如评委会委托工作小组在近万条广告词中初评出100条,再由评委进行无记名投票,最后以得票多少来确定头奖1名、副奖2名……如此,就让人们对这次活动的权威性、公正性有了较多的了解。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市的新闻传媒乃至中央电视台,时不时地还会刊登或播放“金果、银果,难比‘五’字糖果”广告,令我欣喜。更有几位朋友从那个羊年开始便给我起一绰号“钱一吊”,3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这样喊着,更使我对《扬州日报》举办的此次广告词有奖征集活动一直难以忘怀。

和《扬州日报》的几个故事

■ 王道清

1987年初夏,风华正茂的我对足球、排球等体育运动项目颇感兴趣,工作之余就想着写一写相关的预测、评论文章,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。当时,一位年轻的同事写了一篇关于全运会足球比赛的稿件投稿,但未见报。我看了文章后,着手调整思路,从另一个角度做了一番分析和预测,以期给读者观看比赛带来帮助。稿件受到相关编辑重视,不久,编辑将两篇稿件加以糅合,以“江苏足球队进军羊城有否希望”为题,刊登在1987年6月11日《扬州日报》3版“看台”头条位置,一时引起了较大反响。这是我投给《扬州日报》的第一篇稿件,顺利刊登,令我高兴之余,印象深刻,至今仍保存着该文的复印件,不时翻出来欣赏一遍,回味过去的激情岁月。

后来,我看体育的兴趣愈加深厚,看报纸的热情也随之提高了,《扬州日报》等报刊是必看的,从中受益良多。在此期间,我根据个人爱好,结合相关赛事,反复练习撰写,多篇文章相继出炉。在此期间,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。有一次,我写了一篇有关围棋的文章《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》,当时由于一时勿忙,字迹有些潦草,看不太清楚,但还是投出去了。后来,李保健编辑与我通了电话,指出了我的作品中存在的字迹问题,我这才有所意识,感觉确实有失草率。还有一次,一篇有关全运会足球比赛方面的文章,由于大意出现了一个小失误,引起个别读者或球迷反感,打来电话指责。当时我的心情十分低落,于是与编辑联系,向他说明了情况,并得到及时的安慰,对此我一直铭记,难以忘怀。同时此事也提醒我,写稿必须慎重,关键之处一定要予以核实,不能马虎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
从体育出发,我扩大了写作范围,对于一些社会新闻或好人好事也予以关注。1992年,本单位一值班人员奋不顾身勇斗歹徒,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。我根据他的先进事迹,与同事合作写了一篇短新闻稿件,后来编辑以《月黑风高,歹徒伺机作案 挺身而出,党员孤身斗贼》为标题刊发,虽不在醒目位置,但影响和意义都是较大的,对此我印象深刻。

同一年,浙江某高校学生来扬参加社会实践,入住当时的江阳饭店,次日他们见天气晴好,便将标本放在窗台上晒。服务员打扫房间时,误以为是垃圾,就将其处理了。结果,该店负责人想方设法,积极寻找,终于第二天在某垃圾中转站找到标本。我了解到相关情况后,写了一篇稿件刊登在《扬州日报》上,题为《误将标本当垃圾,忙煞“江阳”热心人》,产生了一定影响,弘扬了社会正能量。

上述几件事情,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,看似平凡,实则不然。一旦回味,令人心潮起伏,感慨系之。不平凡的《扬州日报》,不一般的报道内容,给我带来回忆、体味、触动的同时,也有诸多的感激、畅怀、成长。值此《扬州日报》复刊40周年之际,谨借此表达一名作者的祝贺之情,愿《扬州日报》更上一层楼,取得更大成就。

来稿统筹:刘峰生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艺术头条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