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资源部晒出我国矿产资源“家底” 矿业绿色发展取得
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(记者杨曦)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日,自然资源部发布的《中
我爱你,中国......我爱你,中国......”近日,在清镇市红旗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,歌声嘹亮,红旗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排练歌曲《我爱你中国》,作为社区向群众免费开放的活动场所,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天都会迎来众多居民在这里开展文娱活动,或唱歌,或跳舞,或弹琴,或健身,在文化活动中心,每天都传来居民们的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。“感谢社区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舒适的活动场所,让我们在这里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。”红旗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队音乐老师刘丽娜高兴地说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红旗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是清镇市为群众打造“15分钟生活圈”实施的便民利民项目之一。为让社区群众在茶余饭后有一个文娱健身的好去处,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,还配备了舞蹈排练、钢琴、健身器材等文娱设施,并聘请专业舞蹈老师和音乐老师开展免费教学,培养了一支专业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。平时,文化志愿服务队不仅给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,还会帮助社区宣传党的理论方针。“我们以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,培养了三支舞蹈队和一支合唱团,通过他们的歌声,将党的声音传递给群众,引导群众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。”清镇市红旗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梅说。
近年来,清镇市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为落脚点,在“一圈两场三改”项目实施中,广泛征求意见,聚焦短板弱项,全面推进“15分钟生活圈”建设。2022年共完成35个文化站(中心)以及13个体育项目建设,惠及城区20万人口,打造送到百姓“家门口”的“文体大礼包”。
强基础 打造体育+智慧健身新风尚
透气、健身、放松身心,比起封闭的健身房,宽敞凉快、绿树成荫的公园似乎是夏天锻炼身体更好的选择,清镇市梯青塔湿地公园的智能健身驿站满足了群众的日常健身需求,每天午间休闲和晚饭散步时间,市民们都喜欢来这里体验现代化的智能健身设施。“这个室外智能健身驿站的健身设备很完善、而且能够为我们提供智能化的健身指导,满足了我们日常健身的需求,非常方便,以后再也不用花钱去健身房锻炼了。”市民谷盼说。
清镇市梯青塔湿地公园智能健身驿站位于清镇市中环生活圈内,占地面积300平方米,围绕“智慧健身”的设计理念,设置了包含深蹲器、臂力器、动感单车、体质监测站等13件不同类型、不同功能的智能健身器材,通过智能设备可以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数据、运动数据进行收集整理,并直观的反馈给用户,还可将运动数据上传到系统,与全省智能健身驿站用户进行线上“PK”,有效提升社会各年龄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近年来,为着力推动全民健身热潮,加快体育数字化进程,清镇市以构建高品质“15分钟健身圈”为目标,将体育运动与科技娱乐相结合,构建科技智慧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。
深入调研,精准把控群众需求。围绕“15分钟生活圈”民意调查,联合社区工作人员,以多渠道宣传、多回访调研、多方面调查为抓手,通过线上问卷调查,线下上门走访、召开“坝坝会”等方式,深入村(社区),随机抽取不同年龄段、不同职业的群众进行问卷填写,详细了解现有公共体育场所布局和具体设施、功能等基本情况,以及群众对多功能运动场地、室外综合健身场地、智能健身驿站等公共建身场所的认识和需求度,在日常体育健身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诉求等。
精准选址,盘活闲置公共场地。以“便民、利民、惠民”为原则,对照“一图一表”和群众需求,采取每个项目选择“1个暂定点+2个备选点”的方式,充分将城区小角落、小区闲置用地、公园边角料、广场外围空地利用起来,采用“见缝插针”的方式新增一批公共体育设施,将城区“旮旮旯旯”打造成为百姓家门口的“健身房”。
强化督导,高质量抓好建设。结合实地摸排,组织开展专项培训会,指导各村(社区)制定符合实际、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。按照贵阳市体育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,对室外综合健身场、多功能运动场、智能健身驿站项目场地进行测量复核,及时发现、纠正问题,确保健身场地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,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,建设一批高质量全民健身设施。
强阵地 打造体育+文化幸福新生活
墨韵飘香、棋声琅琅......在滨湖街道文化站,每天都有大人小孩前来练习书法或棋艺,在社区文体活动室里,可以下棋、绘画、练习书法,宁静雅致,充满了浓浓的文化艺术氛围。
滨湖街道文化站是云湾生活圈“品质提升型”项目之一,按照校社共建、平台共筑、资源共享的建设模式,服务功能齐全,为社区居民打造集文化、科普、体育、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,让群众在家门口体验到丰富的文化体育生活。
升级打造文化活动场所,是“15分钟生活圈”品质提升的需要,更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。如何让文化站更好的服务群众,融入居民的生活?清镇市坚持以街道、村(社区)阵地为基础,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民意调查结果,补短板、强弱项,升级打造一批切实满足群众需求的精品文化惠民空间。
功能强化优服务,开辟文化活动新空间。着力解决一些文化站功能不完善,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,建设集图书阅览室、电子阅览室、文体活动室、影音广播室等6大功能室为一体,增设书画室、舞蹈室、棋牌室、室内健身房等设施的综合性文化中心,为市民提供图书阅览、书法绘画、歌唱舞蹈等公共文化服务,打造居民身边“零距离”基层文化服务。同时,将综合文化服务站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结合,定期组织市老师到文化站开展书法、绘画、歌唱、舞蹈等教学活动,将“文化惠民”工作做细做实。
赛事活动提质效,激发文体资源新活力。依托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,持续开展书画、歌唱、舞蹈、普法教育、诚信教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;以“我们的节日”为主题,积极开展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;利用全民健身场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。通过主题丰富,内涵深刻的活动,不断提高社区文化活动质量,增强群众归属感和认同感,推动的和谐发展。
目前,清镇市已成功举办“8月8全民健身日”“浓情邻里·阳光童年”“贵阳市社区3V3篮球赛(清镇赛区)”“省运冠军进社区”等一系列贴近群众的主题健身活动。
强品牌 打造体育+康养深度融合新模式
打打球、散散步、活动活动筋骨,在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,一个集运动休闲、康养保健为一体的多功能运动场给医务工作者、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许多乐趣。病人家属表示,病房里人多,在里面一直坐着不方便,没事的时候出来散散步,运动运动,感觉心情舒畅很多。
以运动休闲、康养保健为一体的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多功能运动场是清镇市打造“体育+康养”主题公共体育设施的项目之一,围绕该主题,清镇市还建设了四季贵州山地温泉水世界室外综合健身场,让游客在温泉疗养之余进行日常健身,为旅游产业注入体育元素。
近年来,清镇市在确保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的前提下,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,积极探索“1+1”创新发展思路,不断完善15分钟生活圈公共设施,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,激发全民健身活力和助推文化阵地发展。
2023年,清镇市又规划建设文化项目8个,体育项目7个。其中,8个文化站(中心)项目和4个室外综合健身场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,剩余3个多功能运动场项目已完成选址及场地硬化工作。目前,文化类、体育类项目已经全部开工,15个项目已完工12个。“我们将继续以体育+文化、体育+康养、体育+智慧等模式,不断完善‘15分钟生活圈’功能建设,提升服务水平,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为载体,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,使建成的文化活动场所用“活”起来,提升群众幸福感和体验感。”清镇市体育总会会长马俊说。
来源:清镇市融媒体中心
记者:杨双琴 刘晓丽 刘宇轩(实习)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艺术头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